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废旧行业聚集地,货源自主上传,实现线上洽谈

碳汇资讯

盈峰、龙马、博世科、旺能、伟明…,逐鹿动力电池回收千亿市场

2022-11-05 10:24:49 阅读:204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达810.4万辆。当然,即使不看数据,仅凭直观我们也能发现街上的电动汽车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多。这将为我们带来一个严峻的问题!


电动汽车跑得快、跑得远,全靠动力电池,像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电动汽车,每辆都载有250kg左右的动力电池,若是纯电动环卫车或货车,电池装载量还将多出数倍甚至数十倍。按平均使用寿命8年推算,最迟2023年,中国将迎来第一波动力电池淘汰潮。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估计,2025年我国需要回收的废旧动力电池容量预计将达到137.4GWh,约合110万吨。


动力电池中含有镍、钴、锂等多种重金属元素,同时电解液本身或其转化产物中含有有害物质。因此,当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后,一旦不能进行妥善处理,就极有可能造成难以逆转的环境污染,同时也会浪费大量宝贵的原材料资源。


目前退役动力电池去向只有两条路,一是梯级利用,适合仍保有70%-80%容量的退役电池,可用于各种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等低速交通工具、光伏储能等场景;二是进行拆解回收,适合容量低于50%、不再具有梯级利用价值的退役电池。当然,梯级利用也只是暂时的,随着容量的不断下降,最终所有的退役动力电池都需要进行拆解回收。


通过拆解回收动力电池,可以重新获得电池生产的原材料钴、镍、锂等,因此电池多回收一分,就可以少开采一分自然矿产。


国内动力电池研发、生产龙头企业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认为,当制造电池对原材料电池的总需求和回收电池提供材料的总供给达到平衡时,人类将不再需要向自然界无限索取电池制造的资源。另一家动力电池产业巨头宁德时代也曾表示,当电动车渗透率达到80-90%时,将不再需要挖新矿。


虽然电动汽车市场还远未达到这个平衡,但随着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钴、镍、锂等金属的价格以10倍数量级飙升,资本市场开始疯狂追捧“动力电池回收”这座真正的“城市矿山”!2022年,也被众多投资机构视为“动力电池回收元年”!


在政策方面,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2018年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电池回收要“在保证安全可控前提下,按照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原则,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开展多层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降低综合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综合利用水平与经济效益,并保障不可利用残余物的环保处置。”


2020年,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提高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水平,工信部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要求动力电池的“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应不低于98%,锂的回收率不低于85%,稀土等其他主要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7%。采用材料修复工艺的,材料回收率应不低于90%。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率应达90%以上”。


2022年2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要求“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构建跨区域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建设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加大动力电池无损检测、自动化拆解、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


在市场需求、资本和政策的多重助推下,大批企业开始入局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据第三方企业资料查询平台信息,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新增注册企业数量达1.07万家,而在2018年,全国也仅仅2000家回收企业而已。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包括宁德时代、天赐材料、格林美、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华友钴业等在内的头部企业相继下场或官宣下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根据市场测算,在价格并不存在波动的情况下,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达170亿元。华泰证券预测,到2025年,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将超过100Gwh,国内废旧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达784.1亿元。中信证券预测,2027年全球电池回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1500亿元。


可见,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正处爆发前夜,前景一片光明!


退役动力电池作为固体废弃物的一种,对长期从事固废产业的环卫、环境领域头部企业诱惑力巨大!同时,他们自身通常也是新能源车辆的大用户或制造商。据环卫科技网统计,近一年来,已有多家圈内企业布局动力电池回收。


2021年12月25日,《仙桃日报》发布了关于仙桃“市政府与盈峰环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资源化中心项目”的新闻。根据协议,盈峰环境(000967)拟在仙桃市循环产业园建设“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资源化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10亿元,建成后具备年拆解8万吨动力锂电池包的生产能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业务将覆盖湖南、湖北等地区。

   

2022年1月,福龙马(603686)成立全资子公司“福龙马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10月29日,福龙马宣布将通过福龙马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建设“锂离子电池低碳-高值-整体资源化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拥有年回收利用5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及极片废料的处置能力,用地118亩。


2022年4月27日,旺能环境(002034)宣布由全资子公司浙江旺能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设立湖州景宝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业务。


2022年8月,博世科(300422)先后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和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博世科将负责两家汽车制造企业产生的符合回收标准的废旧电芯、模组、极片、退役动力电池包,同时还将共同建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网络,以保证废旧动力电池有序回收与规范处理。


2022年9月,伟明环保(603568)宣布与格林美(002340)、青山所属永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报废汽车、动力电池和电池废料回收利用达成框架合作协议,拟在浙江省温州市共同规划投资开发建设年10万辆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和10万吨动力电池与电池废料回收项目。伟明环保下属伟明盛青公司还与格林美下属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永青科技就福安青美项目达成增资合作框架协议,拟合资开展三元前驱体、磷酸铁锂材料等方面的合作。


同时,除第三方电池回收企业外,部分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也在积极履行“生产者责任”,落子动力电池回收。


以国内客车和新能源环卫车领军企业宇通为例,宇通宣布将与客户携手打造“电池使用-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的生态闭环,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梯次利用,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电池价值链。并在官网公布了宇通的动力电池回收处置方案。


相对于传统的环卫服务和垃圾焚烧市场,动力电池回收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具有极佳的发展前景,企业积极布局自然无可厚非,但也要看到,即使乐观估计,到2025年,全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也不过110万吨,而仅仅环卫、环境企业在最近两年内形成的处置产能就已达数十万吨之多,如果再算上格林美、宁德时代等等圈外巨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饱和恐指日可待!


同时,所谓“物极必反”,作为电池生产原材料镍、钴、锂等金属价格也不可能永远保持上升,一旦价格出现反转,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必将受到冲击。


虽然市场火热,但风险亦不可不防!

上一篇: 盈峰、龙马、博世科、旺能、伟明…,逐鹿动力电池回收千亿市场
下一篇: 锂、镍、钴等贵金属身价倍增 动力电池回收站上风口
工矿产品、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大数据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