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废旧行业聚集地,货源自主上传,实现线上洽谈

碳汇资讯

如何进行流域生态治理?

2022-09-24 11:05:29 阅读:243

流域生态治理


为创造“绿水青山”的美好环境,流域生态治理是环保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实施流域生态治理,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如何进行流域生态治理?流域生态治理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


1、水流多样化


新的河道治理理念,要求在基本满足行洪需求的基础上,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宜深则深、宜浅则浅,形成河道的多形态、水流的多样性。


作用:(1)水流的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生物在不同阶段对水流的需要;(2)河道的多形态、水流的多样性本身是水系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生态驳岸


◆  两岸植树


河岸上尽可能留出空间,种植树冠较大的树木,逐步形成林带,地面则铺上草坪,贴岸的树冠还可以伸向河道上空。


作用:(1)大树扎在土壤里深而密的根须与草坪能够形成一个土壤生物体系,可以增强生态功能;(2)岸边的林带草坪与河道组合,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区的温度、湿度与舒适度,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河坡植草坪(或灌木)


传统的做法往往忽视生态,把河坡搞成直立式,或用块石和水泥板覆盖河坡并勾缝,其实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破坏了生物的生长环境。从修复水生态系统出发,有条件的河坡都应植上草坪或灌木。


作用:(1)草坪和灌木与土壤形成的土壤生物体系,同样可以像两岸的树林与草坪一样,起到减少有机物对河道、湖泊的冲击和营养化程度的作用,有些灌木的根须还能够直接伸到水体中吸收水中的营养成分;(2)河坡是水域向陆域的自然过渡带,草坪和灌木与土壤的结合,改善了温度、湿度,提供了食物;(3)在稳定边坡、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改变了护坡硬、直、光的形象,给人们以绿色、柔和、多彩的享受。


◆  浅水挺水植物


近岸浅水带是水生态系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尽可能构建挺水植物多样性的环境。


在种植方法上,一般可以直接栽在河边的滩地上、斜坡上,也可栽在盆、缸及竹木框之类的容器做成的定植床上;直立式防汛墙的下面,在不影响河道断面的基础上,利用河底淤泥在墙边构筑一定宽度并有斜坡的湿地带,创造挺水植物生长的条件。


作用:(1)提高物种多样性;(2)提供生物栖息场所;(3)景观观赏。


3、水体生态系统

通过建立稳定的水体生态系统,让水体具有自净能力,从而达到长效稳定的生态效果。


◆  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是水体生态系统的基础,在水体生态修复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又有“水草丰茂”的美景。


作用:(1)封固底泥、沉降悬浮物;(2)提高溶解氧、增加自净能力;(3)吸收营养盐、降低富营养化指标。


◆  鱼类


通过放养适当比例的杂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在水体中形成稳定的食物链,产生“鱼翔浅底”的景观。


◆  虾螺贝


螺、贝、虾等和大量的底栖动物,在水底形成了另一个世界,它们以有机碎屑为食,是名副其实的水底清道夫。其作用主要是清除有机颗粒、食物残渣、鱼类粪便等,是水体食物链不可缺少的一环。


◆  浮叶植物


通过种植睡莲、铜钱草、大薸等浮叶植物,营造水体景观。


从还原流域自然面貌的角度出发,“修复好生态、治理好流域”,以一贯的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加快实现流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文明环境。

上一篇: 工业垃圾处理相关内容
下一篇: 构建多元协同的生态治理模式
工矿产品、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大数据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