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坤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废旧行业聚集地,货源自主上传,实现线上洽谈

碳汇资讯

全球动力电池之争升级

2022-09-06 16:15:49 阅读:261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指出,日本需要来自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超过240亿美元(约合1656.46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以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电池制造基地,用于电动汽车和能源存储等领域。

 

日本政府预计,到2030年,要使电池年产量达到600GWh,原材料方面需要约38万吨锂、31万吨镍、6万吨钴、60万吨石墨和5万吨锰。

 

一直以来,中日韩企业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主体地位。来自韩国咨询机构SNE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1-6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20的企业中,有15家中国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亿纬锂能、孚能科技、远景动力、多氟多、瑞浦能源、捷威动力、塔菲尔、鹏辉能源、力神。

 

还有2家日本企业和3家韩国企业进入1-6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20企业名单,2家日本企业分别是松下和丰田子公司PEVE,3家韩国企业分别是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

 

日本企业也不甘落后,丰田汽车8月31日发布声明,宣布公司将在日本和美国投资高达7300亿日元(约合361.7392亿元人民币)用于动力电池项目,并计划在2024年至2026年间开始生产电池,将其在日美的综合产能提高至40GWh。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些亚洲电池巨头,欧美方面也在穷追不舍。

 

随着电动化加速,欧洲本土动力电池发展迎来红利期,预计2026年欧洲动力电池需求超690GWh,近2021年总需求量的8倍。在旺盛的需求驱动下,LG能源解决方案、三星SDI、SK On等韩系电池企业及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远景动力等中国企业纷纷加快在欧洲产能布局。

 

同时,包括瑞典Northvolt、法国ACC、英国Britishvolt、挪威FREYR在内的欧洲本土企业正在快速崛起。不过,目前欧洲电池产业还面临供应链不成熟、矿产资源“先天不足”等挑战,想要摆脱被动力电池“卡脖子”的局面,欧洲本土企业仍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美国作为第三大汽车市场,汇集了特斯拉、Rivian、通用、福特等多家国际车企。为了加快电动化进程,吸引各大电池厂商在美国生产电池,美国政府出台了多个优惠政策,如今年5月2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将从基础设施法案中获得31.6亿美元(约合217.96亿元人民币),用于投资新建、改造和扩建与电动汽车电池相关的设施。

 

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预测,美国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有望在2023年和2025年分别增至1430GWh和4530GWh,年均增长率将达63%。另据美国媒体援引美国能源部通报,到2025年,将有13个新的电池单元千兆工厂将在美国上线,这些工厂将迎来美国本土电池生产的新时代。

 

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多家企业到美国投资办厂:本田和LG能源解决方案在近日共同宣布了一项合作协议,计划于2022年内在美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生产专为纯电动车型使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这些电池将装配于即将在北美市场推出的本田以及讴歌品牌的纯电动车型上。两家公司计划向合资电池工厂合计投资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3.49亿元),预计该工厂的每年能生产40GWh左右的软包电池,如果按每个电池组100kWh的话,相当于生产40万个电池组。


《华尔街日报》则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松下控股公司正就在美国再建一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进行谈判,新工厂的成本大约为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5.90亿元)。报道称,松下正考虑将俄克拉荷马州作为其新工厂的选址。今年7月,松下选择堪萨斯州作为其美国电池厂的选址。

 

8月12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投资建设匈牙利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过7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约508.23亿元)。据悉,宁德时代拟以全资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匈牙利)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规划建设100GWh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线。

 

根据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报告预计,2030年全球电池需求将升至2.7太瓦时,年复合增长率为23%。电动乘用车已成为拉动锂离子电池需求的最大驱动力,在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中的占比逾70%。考虑到汽车市场的持续电动化进程以及电动车平均续航里程增加,惠誉预计2030年该占比将达到85%。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动力电池之争正在升级,未来市场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 垃圾焚烧行业仍具增长空间 替代填埋大势所趋
下一篇: 如何推动钢铁行业减污降碳?
工矿产品、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大数据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