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一炸药厂爆炸 造成12人死亡、3 人受伤
1、可燃物多,火灾危害性大
目前,很多厂房中各种物资集中堆放现象比较常见,如日用百货、纺织化纤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大部分混存在一个车间内。堆放的物资数量多,密度大,可燃物种类多,火灾危险性大。
2、耐火等级低、火势蔓延快
有些用旧房改造的厂房耐火等级低,建筑空间大,储存物资多,火灾时燃烧猛、蔓延快,再加上原来的建筑并没有按照生产仓储用途来设计,为了方便储存货物,租用单位往往擅自改装、搭建,进一步降低了厂房的耐火等级。尤其是一些随意搭建的钢结构屋架的简易车间,发生火灾时还会因大火烧烤降低钢结构强度,导致厂房倒塌。
3、建筑形式多样、扑救困难
厂房因通风不畅,一旦发生火灾,疏散救人、扑灭火灾都很困难;设置多层厂房,因火场烈焰烘烤,灭火水流积聚,容易造成建筑物坍塌;而集中存放物资的车间,因存放空间较大,防火间距较小,物资存放密集,发生火灾后扑救也比较困难。
4、企业管理人员少,火灾发现晚
一般来说,白天上班时间人员较多,发生火灾后容易发现,而下班后人员较少,车间中一般只有值班人员值守。有的车间甚至没有值班人员,一旦发生火灾,不易被发现。
化工企业火灾防范及起火原因
火灾事故原因:
1、原料易燃性、有毒性、可燃性;
2、在生产中的副反应处于温度、压力、报警等临界状态下;
3、介质的腐蚀、生产工艺参数的波动、设备机械振动引发的设备疲劳;
4、操作失误、违法操作程序等。
预防措施:
1、项目要在立项前期落实安全、环保等安全评价评价机制;
2、建筑落实防火设计规范,充分考虑工艺流程、材料等因素;
3、对动火作业等高风险操作,要落实审批评估程序;
4、对危险化学品作业人员必须落实教育培训章程。
纺织企业火灾防范及起火原因
火灾事故原因:
1、电焊、气焊、喷灯、电炉、吸烟处理不当等明火起火;
2、电气短路、电气接触不良等;
3、机器轧刹、机件摩擦、机件打击碰撞;
4、雷击;
5、纤维、尘埃在空气中聚集引起的高压静电。
预防举措:
1、厂房建筑防火规划。禁用砖木结构和临时简易房屋,并采用屋顶火警喷淋装置,车间及重要部门应配置灭火器材。
2、设备生产线防火安排。车间及设备机台间需要防火材料分隔,车间排列应有二条以上符合要求的主通道和出入口,开清棉生产线配置防火安全装置。
3、预防组织管理高效。建立快速火灾报警机制,制定各种火患场景下的处理规程,大中型厂可组织业务或准专职消防队。
4、严格高效有序管理并落实。控制车间明火使用、建立危险品仓库、做好工作台清洁及设备的日常保养等。
仓库物流企业火灾防范及起火原因
火灾事故原因:
1、违章动火、玩火、纵火、燃放烟花爆竹、吸烟、装卸作业中引发的火种的控制不严;
2、照明灯具选用、照明施工质量差、临时照明设置不当、用后未切断电源等仓库照明管理不善;
3、危险化学品管理不当;
4、防雷设计有盲区或防雷设施保养不善;
5、乱搭乱建、乱堆以及人员和物资进出混乱;
6、擅自改变防火分区、防火间距,消防设施不完整。
防范举措:
1、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对仓库、电气线路、消防设施进行设计施工;
2、强化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
3、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并落实严格的消防管理制度。
企业大跨度厂房火灾隐患及起火原因
消防问题隐患:
1、大跨度钢结构厂房整体耐火等级较低,火灾时,易造成建筑坍塌,火灾救援难度大;
2、厂房间或厂房内设置货物暂存中转区,造成火灾荷载增加,火灾危险性增大;
3、工艺要求生产线连续布置,造成疏散难、排烟难、防火分隔可靠性差;
4、厂房实际使用中的火灾危险性类别与消防行政审批时的火灾危险性不一致,造成大量火灾隐患;
5、企业消防管理制度不落实和内部管理混乱,造成消防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初起火灾不能及时扑救。
防范措施:
1、从严确定危险等级;
2、提高灭火扑救效率;
3、提高整体耐火等级;
4、合理划分防火单元;
5、合理布置疏散路线;
6、提高消防设施标准;
7、改善消防供水条件;
8、加强设计及施工质量。
企业设备电气引发火灾风险
1、设备本身有缺陷;
2、设备选型及安装不当;
3、设备短路及过负载运转 ;
4、电气连接点的接触电阻过大;
5、电气设备绝缘损伤或老化;
6、电火花;
7、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及设备使用不当 。
企业管理做到“八看”
1、看职责和制度保障;
2、看危险源管理;
3、看使用年限较久设备、线路的保养情况;
4、看员工的安全常识、对消防器材熟练使用程度、教育培训、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
5、看“四不放过”执行情况;
6、看防雷、防静电设施、措施是否落实、有效;
7、看员工的劳动防护用品;
8、看车辆进出厂区管理。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