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什么是噪声地图?能发挥什么作用?


噪声污染防治既是关乎“家长里短”的小事,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噪声污染具有动态性、分散性等典型特点,捕捉难、量化难、治理难,使其成为生态环境质量和城乡人居环境的短板之一。随着噪声监测、预测模拟等科技的发展,噪声地图技术有望成为破解噪声污染治理难题的有效工具。


噪声污染防治面临诸多难点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为强化噪声污染防治奠定了重要法治基础,《“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部署了噪声污染防治任务。但噪声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距离建设“宁静城市”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一方面,噪声污染问题愈加凸显。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受到噪声影响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中,机动车保有量多,工业活动、商业活动、建筑施工活动频繁,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之一,也是环境领域集中投诉的热点和焦点。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4)》显示,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多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约570.6万件,比上年增加120.3万件;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接到的生态环境投诉举报中,噪声扰民问题占61.3%,位列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一位。


另一方面,噪声污染治理存在突出难点。一是监测评估难。与大气、水、土壤等要素相比,噪声污染具有瞬时性、流动性等特点,致使其监测和评估的覆盖度低、时效性差、溯源难度大。二是噪声来源广。污染源可能涉及工业、交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遍布街道、社区、公园等城市的各角落,导致监管工作难聚焦、效率低。三是公众意识弱。既存在“制造噪声不自知”的问题,也存在“维权积极性低”的情况,未构建起全民参与的噪声污染防治格局。


运用噪声地图技术,破解噪声污染防治难题


噪声地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一个区域内的噪声大小和分布情况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在地图上,可以直观反映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居民小区的噪声状况,支撑精准找出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从而为采取精准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随着计算机、噪声监测预测等技术的发展,噪声地图的应用日渐成熟并得到快速推广,逐渐成为破解噪声污染防治难题的有效工具。


江苏省苏州市在常熟试点推广应用噪声地图,以信息化手段破解噪声污染防治难题,通过绘制噪声地图实现了三方面成效。


一是构筑全方位噪声感知网络。布设自动监测子站、微站、智能站、鸣笛抓拍站等136套噪声监测设备,城市核心区实现噪声污染的分钟级监测追踪,通过AI分析自动生成噪声污染热力图,为精准执法提供“技术铁证”。


二是打破噪声监管的部门壁垒。搭建五大类、100小类声纹数据库,依托声纹识别技术定位噪声来源、明晰监管责任,推动相关部门高效联动。例如,通过噪声地图实时获取声源定位与噪声抓拍信息,快速识别、锁定目标车辆,支撑有效破解“车辆炸街”等难题。


三是构建全民参与的治噪格局。开发居民端噪声地图小程序,实时展示噪声污染分布,公众既可以随时查看周边噪声情况,又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问题投诉或线索上报,实现从噪声旁观者向共治者转变。


用好噪声地图,推动打造宁静城市


《“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依托噪声地图、噪声溯源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精准化管控。笔者建议,积极探索和推广噪声地图技术,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优势,降低分贝值、提升幸福感。


一是因地制宜推广。“十四五”期间,全国噪声自动监测网络逐步完善,为噪声地图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各地可在此基础上,借鉴参考相关试点城市的实践经验,根据当地噪声污染防治需求推广应用噪声地图。可优先在城市核心区、工业园区、居民区等噪声问题突出、治理需求强的典型区域布局建设,做到既解决“痛点”问题,又量力而行。


二是拓展应用场景。在噪声污染可视化展示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拓展应用场景,让地图从精准地“画出来”到更好地“用起来”。例如,推动在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规划等过程中应用噪声地图,新建道路、工厂等噪声源之前预判影响,不能达标的不予审批;新建住宅、学校、医院等敏感建筑选址前,预先评估噪声达标情况,起到提前预防、源头治理的成效。


三是完善支持政策。强化资金保障,对开展噪声地图建设的地方可以给予一定的财政倾斜,支持科学合理布设监测设备,保障噪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对主动绘制、共享噪声地图的工业企业、交通运营单位,及利用噪声地图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轻噪声污染的施工企业等,依规给予税收减免、环保信用加分等激励。


四是强化技术创新。加大力度支持噪声地图技术研发与实践,例如,研发适配中小城市的低成本噪声传感器,降低推广成本和应用门槛。进一步丰富噪声地图功能,提升可靠性、智能性、可用性,方便广大群众使用,让每个人都成为噪声的监督者和宁静生活的守护者。


特别申明:“废旧帮”所推送资讯均来源于环保行业各新闻平台,由[废旧帮]整理编辑,非商业用途,目的在于传递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废旧帮】做删除处理。

客服电话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