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类

筑牢危险化学品互联网交易安全防线


近日杭州一名女子误踩废弃氢氟酸中毒身亡,将氢氟酸这一危险化学品拉入公众视野,随后电商平台上违规销售氢氟酸的现象被媒体曝光。虽然事后各电商平台火速下架氢氟酸,但互联网危险化学品交易失管的问题却不容忽略。


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框架下,危险化学品仍能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互联网渠道悄然流入日常生活,反映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链条在互联网时代一定程度上出现失灵。现行法律法规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以企业单位为主要管理对象,实施全流程闭环管理。但网络交易行为不同于传统的商品交易过程,存在碎片化、隐匿化特征,为安全管理大大增加了难度,稍有疏漏就会使本该在工厂、实验室受到严格管控的危险化学品“流落民间”。


在线上与线下的监管断层中,危险化学品互联网非法交易的灰色链条正在悄然滋生。国家多部门曾联合组织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行动,查处了一批很典型的问题。王某在电商平台购买硝酸钙肥、硫磺、木炭等原材料,后在学校宿舍内制作出三百余克黑火药爆炸物进行点爆,并拍摄视频发布到视频平台及QQ群中炫耀。柳某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流动油罐柴油加油车的宣传广告,于是买了一辆,并利用社交平台销售柴油,购油者通过社交平台下单、支付或现金支付。周某某、陈某某在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非法手段采购大量工业甲醇,储存在私建仓库内,并招揽分销人员通过社交平台等方式向饭店兜售、运送工业甲醇,冒充“环保油”从中非法获利。


从众多案例中可以看出,危险化学品互联网交易往往涉及环节多、范围广、人员复杂。部分企业超范围经营或违法生产危险化学品,经由未经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发布销售信息;而购买方既有想要降低成本、贪图手续方便的企业单位用户,也有缺乏专业知识、受到商家误导的个人。由于不经严格的资质限制就能交易危险化学品,其流向的不可控性大大增加。有些交易还伴随着二次分销,进入普通物流寄递渠道,使得安全风险进一步扩散。


这样的交易链条之所以能够存活,原因是多方面的。危险化学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性质复杂,很多都处于大众的认知盲区。其中硫磺、柴油、甲醇等常见物质的危化属性又常被普通消费者忽视,氢氟酸等物质在不同浓度下的用途差异也容易让人产生混淆、难以辨识。


互联网更是在危险化学品扩散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电商平台审核机制失灵使得违规商品信息得以展示,社交媒体上一些宣传和展示行为有意回避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风险而夸大了使用效果,产生了错误的示范效应。虽然相关法规明确要求平台不得提供危化品信息发布服务,但技术手段的不足与商业利益的驱动导致平台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一些违法者采取关键词替换、声明免责、引导私域交易等方式有意规避监管,也给平台治理带来了挑战。


网络绝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时代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已进入全域监管的新阶段,必须构建起危险化学品互联网交易系统治理的新格局,真正筑牢危险化学品互联网交易的安全防线。


生产企业需绷紧安全之弦,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实施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通过电子标签等技术手段确保产品流向全流程可追溯。


电商平台要织密把关之网,完善智能审核机制。电商平台可以用技术手段建立危险化学品关键词库与图像识别模型,确保精准识别违规信息并及时拦截和清理。同时,可将非法交易线索推送给有关监管部门,协助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社会公众需点亮知识之灯,提升风险辨识能力。对危险化学品的基础认知应当纳入公民科学素养培育体系,通过典型案例宣传进行安全教育,特别要针对学生群体加强化学实验安全警示教育。


监管部门则要扣紧联动之链,构建协同治理网络。应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互联网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经营、废弃物处置环节纳入全链条、无缝隙的管理。


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阻断危险化学品网络非法交易链条,实现线上线下安全监管的无缝衔接,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数字时代的防护屏障。


特别申明:“废旧帮”所推送资讯均来源于环保行业各新闻平台,由[废旧帮]整理编辑,非商业用途,目的在于传递行业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废旧帮】做删除处理。

客服电话
微信客服